“我愿以愤火照出他的战绩,免使一群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。”——鲁迅《忆刘半农君》
刘半农(1891—1934),原名寿彭,后名复,初字半侬,后改半农,晚号曲庵,江阴人,文学家、语言学家和教育家。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,历任北京大学法科预科、国文系教授,主要作品有诗集《扬鞭集》、《瓦釜集》和《半农杂文》,《汉语字声实验录》,荣获法国康士坦丁·伏尔内语言学专奖。蔡元培曾高度评价刘半农,认为他是一位“完全的”文学家和语音学科学家。
刘半农在参加辛亥革命后投身文学革命,反对文言文,提倡白话文,在上海参与《新青年》杂志的编辑工作。周作人充分肯定了他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贡献:“在‘五四’期间,当时应援这运动的新力军,没有比他更出力的了,他是替新思想说话的健将之一。”在《我之文学改良观》中,刘半农认为白话应吸收文言的优点,而文言应力求浅显,文学应表现 自我的真情实感,新文学的发展必须推翻古旧的行文格式。他还提出破坏旧韵,重造新韵,主张增多诗体和以今语作曲。提倡文章分段,采用新式标点符号。在《诗与小说精神上之革新》一文中,他提出文学要强调真实性,批判背离现实的虚伪文学。以西方文学为参照,力求实现文学的变革。钱玄同以为刘半农同胡适的白话文改革理论,“正如车之两轮,鸟之双翼,相辅而行,废一不可。”
在小说改革方面,透过其“通俗小说之积极教训与消极教训”、 “中国之下等小说”等演讲强调小说的社会作用,提出要用系统、比较和历史的方法研究小说,推动通俗小说的发展赢得更多读者,以促进小说的繁荣和进步;作为歌谣运动的发起者和主持者,刘半农首倡歌谣征集与研究,在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方面倡导新诗创作向歌谣学习的做法,提高了歌谣在文学上地位,并对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的学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;在古典文学方面,校点出版了《香奁集》(韩惺)、《西游补》(董若雨)、《何典》(张南庄),写有《读<海上花列传>》、《<西游补>作者董若雨传》;刘半农还是第一个把高尔基作品介绍到中国,最早将狄更斯、托尔斯泰、安徒生的作品翻译成中文的译者,译着主要有《法国短篇小说集》、《茶花女》等。作为首批翻译外国散文诗的作家之一,他认为声调是不能迁移的东西,主张翻译应以直译为主,将原文当成乐歌看待,较多地选择了五言古体的形式,尽力保存原文的语言方式和真实感情,为译诗的音乐品质提供了保障。西游补>海上花列传>
在语言科学的领域里,他的研究涉及语音、文字、词汇、语法等各方面。刘半致力于语音方面汉字声调的研究,撰着了《四声实验录》,科学地解决了四声是什么的问题;并在北大建立了语音乐律实验室,记录了全国七十余种方言,编成《调查中国方音用标音符号表》;主张汉字改革,认为汉字最终应走拼音化的道路。 他在1925年发起成立“数人会”,拟定了《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》。与李家瑞编《宋元以来俗字谱》,表现了八九百年以来简笔字演变的轨迹;辞书建设方面,1933年为北新书局编撰《标准国音中小字典》,共收九千余字,还附录有他创制的《点直曲检字法》;还为《中国大辞典》撰写了三百多页的“一”字稿本;此外还写有《打雅》等文章;在语法研究方面着有《中国文法通论》。他反对机械地模仿外国语法的《马氏文通》体系,主张结合我国语言实际,建立自己的语法体系;还反对以引用古奥的例句为尚的陈规,主张采用习见的和口语的例句,并为高中生写了《中国文法讲话》。
不仅是文学和语言学,刘半农在戏剧改革、乐律研究、艺术考古和摄影艺术领域都有很高成就。对于戏剧改革,主张摒弃“恶腔死调”,改正剧本没有理想和文词不通的弊病,而以白描笔墨和方言去写脚本。他认为雅化了的昆曲应处于历史艺术的地位,京戏应当进行改良。为发展话剧艺术,翻译有剧本《戍獭》、《小伯爵》、《琴魂》、《天明》、《茶花女》。乐律研究方面,写有《从五音六律说到三百六十律》等论文多篇。说明中国乐律是建筑往“倍半相生”和“三分损益”两大原则之上,不宜于“变调”。他对中国古代将乐、度、历混为一谈并夹杂五行学说的乐律观进行了批判。他曾进行多次考古调查,在河南巩县、洛阳发现北魏和唐代的乐舞造象,又仿造汉代日晷仪作“古度量衡举”;《半农谈影》,是中国第一部探讨摄影艺术的着作。(创研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