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让群众遇到问题能有地方“找个说法”,能一次一地解决矛盾纠纷,锡山区司法局加快推动功能、队伍、模式“三转变”,助力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提质增效。
一是建设集约集成平台,变“多头跑”为“一次跑”。以全域治理理念建设区镇村三级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(服务室),在规划设计上推动矛调中心、综治中心、综合管理服务指挥中心、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“四中心”融合发展,构建起社会治理各事项“一窗口受理、一站式服务、一体化运行、一揽子解决”的多元运作体系;在功能配置上设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、非诉讼服务、公共法律服务等9大功能区,每日由法检、人社、住建、市监等14个职能部门派员轮值受理信访接待、法律咨询、矛盾调解等服务事项,快速协调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,实现“最多跑一地,服务零距离”。
二是升级纠纷调处队伍,变“单一调”为“多元调”。以深化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建设为核心,发挥人民调解、行政调解、司法调解“三道防线”作用,横向优化部门联动工作制度,建立健全联席会议、事项报告、调解指导、考核奖惩等6项制度,构建形成政法牵头、司法支撑、行业指导、板块落实的齐抓共管格局;纵向整合优质公共服务资源,创新打造“小蜜蜂”镇域人民调解品牌,由司法、人社、物管、妇联以及法律服务所等各条线专业人员组成“小蜜蜂调解团”,用不知疲倦的热情服务,化解最棘手的矛盾纠纷,回馈群众甜蜜的调处结果,实现“多元聚力”的有效联动。
三是前置普法调解服务,变“事后调”为“事前防”。以纠纷排摸、风险提示、普法先行为抓手,构建“前置化”普法调解长效服务机制,针对欠薪、家事、物管等高发矛盾纠纷,整合村(社区)法律顾问、村居两委干部、网格员、法律明白人等力量,借力睦邻中心、法治文化阵地等平台,通过法律宣传、法律咨询等方式,不断输入“六尺巷”精神,着力发挥法律事前预防优势;定期对重点企业开展“法治体检”,组织律师开展法治讲座,协调职能部门联合“会诊”排查,确保欠薪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。近三年来,全区三类高发矛盾纠纷总量同比呈下降趋势,调防结合成效显着。